1.1 硼及其应用
在自然界中 , 硼通常以硼酸、硼酸盐或者硼硅酸盐矿的形式存在。硼的应用极其广泛, 工业上主要利用硼化合物制造绝缘玻璃纤维材料、 硼硅酸盐玻璃和清洁剂,或作为“冷却剂“应用于核反应堆, 即在压水堆核电站运行的过程中 ,通过向反应堆添加硼酸来控制反应性, 当换料或检修时也会向堆芯注人大量硼酸溶液保证安全性。 含硼废水的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并含有少鱼硝酸钠和磷酸钠等
1.2 硼污染的危害
人们每日从食物及饮用水中会摄人1-3mg硼,硼也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是硼的过量摄取或灌溉水中溯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和作物产生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 ,成人每天摄入的硼应不超过0.16 四/g, 过量的硼的摄入会引起恶心、头痛、腹泻、肝脏损害甚至会死亡。植物硼中毒会使叶片枯黄、脱落,最终会导致光合作用能力的降低和产盈的下降。因此 ,从水源及废水中除硼是极其必要的 。
1.3 硼的相关环境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在1958年 、1963年和1971年的饮用水标准中并未将硼列为毒性物质,直至1993年 才对饮用水中的硼首次提出0.3 mg/L的临时性限定指标, 1998年规定为0.5 mg/L,2010年修订后仍为0.5 mg/l。许多国家和组织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 例如欧盟1998年规定饮用水中硼的限值为1mg/l, 新西兰饮用水标准中溯的限值为1.4mg/L。
随着硼工业的发展及人们对水中硼污染问题的重视,水中硼的去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硼的去除方法有很多种,目前,采用离子交换提硼法是能满足深度除硼要求的最佳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低浓度硼溶液的除硼,需结合其他除硼方法进行整体净化除硼。
水体中硼的性质
环境中不存在元素态的硼,主要以硼酸[B(OH)3或H3BO3]、硼酸盐和硼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其中,硼酸极易溶解于水,25℃时其溶解度为55g/L,在水中呈弱酸性,其解离方程为:
因其pKA在25℃时为9.2,当pH>9.2时,主要以硼酸根(H2BO3-)离子形式存在;当pH<9.2时,以电中性的硼酸[B(OH)3]为主导。而硼酸的实际pKA易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当强电解质存在时,更倾向于以硼酸盐形式存在。
CH-99除硼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都是用有机合成方法制成,通过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网络结构的骨架上导入不同类型的功能活性基团而制成。CH-99树脂具有与硼能够生成络合物的功能基团多羟基胺(Polyhydroxy amine),骨架为一种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交联的树脂,多羟基能够与硼络合,达到选择性吸附硼的目的。CH-99树脂具有吸附速度高和吸附能力强等特点,可降低整体使用成本、综合经济效益尤为显著,尤其适合作低浓度环境下硼元素的高速吸附材料。
CH-99树脂除硼原理
离子交换法的机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功能基团与目标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从而达到分离浓缩的目的。CH-99离子交换树脂这种化学结构在官能团中具有多羟基部分与硼之间生成络合阴离子,其胺基部分作为阴离子交换基捕捉生成的络合阴离子,从而选择吸附硼离子。CH-99树脂不受大量共存盐类的影响,其反应对pH值很敏感,络合离子只有在中性或碱性溶液里才能生成,在酸性溶液里络合离子分解。
树脂除硼效果主要影响因素
离子交换树脂的除硼效果主要受水中其他离子、树脂粒径等因素的影响。1、钠和氯离子的存在不会对CH-99树脂的硼吸附性能产生太大的影响,Na2SO4和CaCl2的存在会影响树脂的硼吸附性能。2、粒径的减小可提供更大的吸附表面积,减少树脂的用量。由于颗粒越小,硼酸的扩散速度越快,因此颗粒越小除硼率越高。
树脂除硼技术应用及再生处理
1、硼的联合分离法先用其他方法(如吸附法)作为前置处理,以去除溶液中大部分硼,再用离子交换法去除剩余的少量硼,此方法降低了树脂的工作量及成本,同时利用离子交换分离硼的高效性,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硼的分离。硼的联合分离法是其他单个分离方法所具备优点的集合。
2、再生处理吸附饱和后的树脂须经过再生才能再次使用,通常是将其用硫酸或盐酸洗脱,经蒸馏水洗涤后,用氢氧化钠进行再生,最后再经蒸馏水洗涤即完成再生过程。
再生原理:
转型原理:
应用案例
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在他们制造特种玻璃产品的废水线上增加废水处理系统,增设新设备的目的是把硼的含量从1-2mg/L降低到0.1mg/L 以下,砷的含量从0.02mg/L降低到0.01mg/L以下。提标改造后,就可以将达标废水排放到日本废水管理条例最严格的地区--琵琶湖。废水处理系统除硼树脂CH-99以逆流运行的形式实现,除砷树脂以顺流的形式实现:
Q=30t/h
Q除硼树脂=3.3方
V除硼工作流速=10BV/H
Q除砷树脂=1.5方
V除砷流速=20BV/H
出水指标:B <0.1mg/l
Q周期制水量:2880m